Login

400-123-1245leyusports@jgscy.com

  1. leyu乐鱼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leyu乐鱼重磅!华泰证券解读全行业深度解析贸易摩擦的影响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9-28 07:02:22 点击数:

  leyu乐鱼重磅!华泰证券解读全行业深度解析贸易摩擦的影响策略、宏观、固收、汽车、家电、轻工、纺织服装、农业、食品饮料、医药、钢铁、机械、有色、化工、建材、通信、电子、传媒、电新、公用事业环保、交运

  2018年对外贸易顺差同比增速-16%,创2010年以来新低。从贸易顺差行业结构来看,整体行业结构变化不大,但机电、音响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的贸易顺差规模占比从2004年开始快速提升。海外市场担忧中国抛售外储中的美债,我们认为实操层面和潜在影响存在制约,短期采取该措施可能性较小。根据我们的计算,若仅对2000亿美元关税提高至25%,预计我国GDP将下降0.5个百分点,若美国对我国剩余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预计我国GDP将下降1.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在应对外部不确定压力方面,我国有充分的政策工具,预计能有效对冲外需对GDP的拖累。

  汽车: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影响或较为明显,对整车企业及汽车经销商影响较小,由于零部件供应商短时间切换比较困难,关税影响或多被美国客户承担。家电:中国家电厂商与美国家电品牌商的产业融合程度较高,在贴牌代工为主的出口模式下,税收成本大概率由中国厂商与美国品牌商共同承担。轻工:国内家具出口的成本优势或被削弱,出口占比高的上市公司已加速布局海外产能,减弱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国对华玩具进口依赖度强,相关产品尚不在目前加税清单中。纺织服装: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征税规模相对较小,美国对中国进口纺织品依然有较强的依赖。

  农业:我国农业自给率较高,口粮和谷物对外依存度很低,正常情形下从美国进口200亿美元左右的农产品仅占我国农业总产值(2018年现价为6.5万亿)的2%左右,因此提高进口关税预计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进口限制或利好种业及养殖;食品饮料:成本端可能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对于下游生产企业来说,如果企业未能将涨价成本转移到终端,那么公司的利润水平或有较大影响,对于大部分食品饮料公司而言,由于消费品对于下游消费者顺价能力较强,总体影响有限。医药:出口以原料药、医疗器械为主,美国占比较少,全行业影响不大,部分医疗器械受影响。

  钢铁:加征关税短看影响小,长看或拉低国内钢铁价格中枢;机械:中国高端制造的进口依赖问题较为严重,未来中国的高端装备发展或需更注重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自研突破;建材:玻纤受直接影响,但国内需求具稳定性。有色:铝材出口已开始转移至海外其他国家,后续对国内电解铝的消费或影响有限;对其余有色子行业及相关公司的需求和成本端整体影响有限。化工:行业整体影响较低,长期或利好行业转型升级;电新:电池材料和光伏海外业务规模较高,其余子行业海外规模有限;交运:航运、航空、物流等整体负面影响较小,公路铁路不受影响;公用环保: 正负面影响均非常有限。

  通信:美税包括交换和路由设备、调制解调器以及中继收发设备等,两次的加税清单均不涉及SIP电话机和光模块,而通信主设备对美出口数量也较为有限,整体来讲美国加税对通信行业影响较小。消费电子:关税预计对我国手机出口量影响有限,关注成本上升对于换机需求的压制作用;半导体:国产半导体行业对海外市场依存度较高,或存在被美国出口禁运风险;传媒:美方可能对引进片的规则提出新的要求,预计主要是提高进口片引进的数量、提高进口片的片方分成比例。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关系对A股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中美关系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或存在变化的可能,国内对冲政策力度或对行业表现产生较大影响。

  华盛顿时间2018年3月8日,特朗普签署命令,决定将对进口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25%和10%。

  3月22日,美国发布301调查结果,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税,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4月4日,根据“301”调查结果,美国出台针对中国1300项产品的关税清单,涉及金额500亿美元;

  4月4日下午,中国出台了应对美国“301”征税计划的关税清单,加征关税产品为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06项商品,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4月6日当晚,商务部提出“已拟定十分具体的反制措施”,将“毫不犹豫”、“不排除任何选项”予以反制。

  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

  5月29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将对500亿美元含有“重要工业技术”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最终清单将在6月15日之前公布,将在此后不久施行。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

  2018年6月16日乐鱼官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

  1.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商品约340亿美元进口,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

  2.对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商品约160亿美元进口,自2018年8月23日起实施加征关税

  2018年7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针对340亿美元进口中国产品的25%征税措施在美东时间7月6日凌晨0:01分、也就是中国时间星期五中午12:01分开始,对另外160亿美元进口中国商品征税,该部分商品接受公众审核,自2018年8月23日起实施加征关税。

  中国宣布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已于北京时间2018年7月6日12:01开始正式实施,对同等规模美国产品加征25%进口关税。

  2018年7月1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2018年 8月2日,美方宣布拟对上述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

  2018年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将对产自中国的2000亿产品加征10%关税,并于9月24日生效。这一税率实行到年底。自2019年1月1日起税率将提高到25%。

  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自2018年9月24日起正式加征关税,对其附件1所列2493个税目商品、附件2所列1078个税目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其附件3所列974个税目商品、附件4所列662个税目商品加征5%的关税。该措施涉及自美进口贸易额约600亿美元,自2018年9月24日起加征关税。

  2018年12月1日,在阿根廷G20峰会上中美达成共识,暂停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并设定3个月谈判期限。

  2019年5月6日特朗普发推文称美方从5月10日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至25%。

  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2015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规模从5939亿美元下降至3518亿美元,2018年对外贸易顺差同比增速-16%,创2010年以来新低。从贸易顺差行业结构来看,整体行业结构变化不大,但机电、音响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的贸易顺差规模占比从2004年开始快速提升,2007-2018年一直位于前列,矿产品贸易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贸易逆差。

  中国2018年对美出口金额为4784.2亿美元,全部出口总额为24868.1亿美元,若2000亿商品关税提高至25%,等于在此前基础上再提高15%(之前已提高10%),假定这部分出口商品对美国来讲具有完全替代性,那么我们的对美出口损失为300亿美元,对美出口将下降6.3%,全年出口将因此下降1.2个百分点。若以1-4月平均汇率6.7人民币/美元及2018年名义GDP总额900309.5亿元计算,减少的名义GDP增速估计为0.22个百分点。

  考虑中美贸易通过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间接压制贸易需求从而制约我国对外出口。IMF在2018年10月的展望中提到,如果美国对额外2670亿商品征收25%关税同时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那么将降低全球增速0.8个百分点(短期)和0.4个百分点(长期),这是最悲观预测,同时考虑了信心效应和对市场的冲击效应。我们参考这个测算,在2000亿商品关税由10%提升至25%的情况下,导致全球GDP增速预计会降低0.34到0.18个百分点,平均为0.26个百分点。根据我国出口增速与全球经济增长的系数关系,大致影响我国出口增速1.7个百分点,GDP增速0.26个百分点。

  5月13日中国提出反制措施,对已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关税税率,对此前10%的商品关税提到了25%和20%,对原本5%的部分关税提到了10%,部分维持不变。我们测算美国出口损失在30 亿到90亿美元之间,中国反制措施将直接影响美国出口下降0.12-0.36个百分点,平均在0.24个百分点。间接影响方面,全球需求走弱大致影响美国出口增速0.80-1.52个百分点,平均在1.16个百分点。如此,我们测算中国反制措施将冲击美国出口0.24(直接)+1.16(间接)=1.4个百分点,对于美国GDP的影响在0.17个百分点左右。

  若中美贸易关系继续恶化,美国可能对目前尚未征收的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追加25%关税,利用同样方法对其影响进行测算,该部分商品对美出口损失为750亿美元,对美出口将下降15.7%,全年出口将因此下降3pct。间接影响来看,依照前文提到的IMF的判断,将降低全球增速0.92pct(短期)和0.46pct(长期),可能分别影响我国出口增速6.1pct、3.1pct,平均为4.6pct。该额外部分将冲击我国出口3(直接)+4.6(间接)=7.6个百分点,按照此测算,不考虑国内其他需求刺激变量,将影响GDP约 1.4个百分点。

  由于产业链转移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难度,出口企业可能会选择与供应商、美方采购商就价格进行微观层面的谈判。美国加关税对中国的出口量和GDP影响并不是短期内就能马上体现,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根据我们的计算,若仅对2000亿美元关税提高至25%,我国GDP受其影响下降0.5个百分点,若中美贸易关系持续恶化,美国对我国剩余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预计我国GDP将下降0.5+1.4=1.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在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压力方面,我国有充分的政策工具,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定总需求,运用利率市场化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通过基建补短板,适度调整一二线城市地产政策满足刚需,预计能够有效对冲外需对GDP的拖累,综合考虑,美国增加关税对我国影响仍可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及加入WTO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每年庞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强制结汇制度,使得我国积累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美国国债(下称美债)作为全球在安全、流动、保值增值方面最为重要的金融产品,其市场自然就成为了我国外汇储备天然的蓄水池。

  我国持有量占美债总量比历史上先升后降,但目前仍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2000-2011年,我国持有的美债量持续攀升,在美债总量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此后,随着我国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增加,外汇储备量略有下降,加之外汇储备投资范围逐渐多元、美联储QE期间不断买入美债等原因,我国持有美债量略有下降,占比也有所下滑,截至2019年2月,我国持有美债约1.13万亿美元,占美债总存量比约7%左右。

  自贸易摩擦5月初出现反复以来,美国媒体、商界和领域产生了一种忧虑:我国会否将抛售外储中的美债作为谈判形势变化后的“杀手锏”?毕竟,根据纽约联储对一级经纪商普通国债和通胀保护国债(TIPS)交易量的统计,当前美债的日均交易量大约5000-6000亿美元,若中国大量抛售,短期内确实可能给市场造成冲击。

  但冷静分析,我们认为抛售美债无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实操层面都不甚符合我国利益,短期来看采取这一手段可能性或较小,原因如下:

  第一,自去年美方引发贸易摩擦以来,我国外储投资基本未受其影响。若我们粗略假设我国外储中美债的久期与美债存量的构成基本一致(平均为6年左右),则可以将月度美债持仓变动粗略分为“估值变动”和“买卖变动”两部分。粗略估计下,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数度生变,但月度变动中“买卖变动”最大变化也不过300亿美元数量级,远未达到对市场形成冲击的程度。

  即使放到更长的时间区间来看,近期外储持有美债水平变化也基本是正常波动。这也与希望继续推进谈判的总体论调相符。

  第二,短期内大量卖出美债确实可能扰动市场,但也会造成亏损,影响后续战略执行。2018年4月,俄罗斯持有的美债量从3月的961亿美元大幅减少至487亿美元,降幅超过470亿美元,全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超过20BP,但随后市场又基本恢复正常。当然,我国持有的美债体量超过俄罗斯此前持有量的10倍,由于市场缺乏一个能在短期内承接如此多美债的投资者,抛售起来冲击肯定会更大,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投资损失。由于外储与“一带一路”等重要战略挂钩,同时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投资的流动性保障,产生投资损失同样不符合我国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只要把时间范围稍微拉长,能承接美债的市场主体还是客观存在的。典型如美联储,自2009年QE扩表以来,其持有的美债量在5年间不断增加,至2015年顶峰时增幅超过1.8万亿美元。如若我国真的抛售美债,美联储再做一次扩表预计也能逐渐承接。这样当然对市场会造成扭曲,但这一方面迫使美联储转松,正合特朗普意,另一方面在抛售时美债收益率上行,美联储扩表时美元贬值,对其他债权国的储备有损害,可能也不利于外交关系的发展。

  第三,由于海量外储最终仍需以某种金融资产的形式存在,若抛售美债,后续投向也是一个潜在问题。此前美国经济与全球其他国家出现分化,美联储持续缩表+加息,美债收益率上行。其他主要市场中,欧、日问题重重,货币政策正常化遥遥无期,大量债券进入负收益率区间,美债已经是主要发达国家国债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的选择。另一方面,欧、日等国家市场规模虽大,但由于连年QE,央行本身即挤占了相当量的市场流动性,即使从流动性角度考虑,寻找一个体量与美债相当的蓄水池也并非易事。

  如前述,我国外储抛售美债可能对市场造成冲击,但在实操层面和后续可能的影响上都存在一定制约,对双方利益都有一定损害,但不妨碍预期发酵可能对情绪形成扰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若把抛售美债喻为我国持有的核威慑力量,“引而不发”以造成不确定性才是将威慑力量最大化的选择。此外,将贸易问题扩大化、复杂化,显然对中美双方都不利,或非当下的合适选择。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在美国中的持仓超过2000亿美元(包括官方和非官方),这部分的考量可能也为我国在后续谈判中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一定保障。

  美国政府宣布从5月10日起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先前的10%提高至25%。中国政府于5月13日提出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税率。我们认为此次关税调整对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影响较为明显,而对整车企业以及汽车经销商影响较小。中美贸易摩擦对汽车行业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短期看对美出口收入占比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利润或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零部件供应商短时间切换比较困难,关税影响或多被美国客户承担;2、长期看,中国零部件的价格优势或削弱,美国客户将推动零部件企业转移产能至海外,墨西哥、东南亚国家成为首选。

  2018年7月6日,中国正式实行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乘用车额外加征25%的关税至最终的40%,从而使部分进口自美国的车型,主要是豪华车面临更高关税压力,影响其在华销量。从今年新一轮加征关税商品清单来看,只有原产于美国的特种车辆的进口关税将上调5-10Pct,而原产于美国的乘用车整车并不在此次关税加征范围之内。我们认为这将从美国进口的豪华车暂时不受加征关税影响。

  此次中美关税调整中,大部分中国汽车零部件被划入美国加征关税清单中,我们认为这或给对美出口占收入比例较大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带来一定影响。因为美国本土缺乏相应的零部件配套,出口到美国的零部件多数以FOB价格计算,转换供应商需要较长认证周期,短期关税影响或多被美国客户承担。但长期来看,中国零部件的价格优势削弱,主机厂或推动零部件商向海外转移产能。中国进口关税加征清单中零部件种类相较出口美国清单种类要少,以高端轮胎和特种汽车玻璃等有一定技术壁垒的零部件为主。

  中国零部件出口至美国规模较大,或受一定影响。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7年中国出口至美国汽车零部件规模约为170亿美元。在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中(关税税率从10%提升至25%),原产自中国的零部件包括发动机、火花塞、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驱动桥、底盘、变速箱、离合器、制动器、减震器、悬架系统、排气管、车轮、车身、驾驶舱、车身冲压件、保险杠、车门总成、座椅、照明设备、方向盘、安全带以及安全气囊零部件。此外,电动车电池也在清单之列。

  中国进口自美国零部件规模较小。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7年中国进口自美国汽车零部件规模约为28亿美元。汽车玻璃、汽车轮胎等有一定技术壁垒的零部件商品在中国对600亿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名单中。根据加征关税商品清单,被加征25%关税的车辆用轮胎产品多达12项,被加征10%关税的车辆用轮胎产品占2项,被加征5%关税的车辆用轮胎产品为6项,车辆用钢化安全玻璃、后视镜、内燃发动机排气过滤及净化装置等零部件设备也将被加征一定比例的关税。

  美国终端消费者将面临因上游零部件关税上涨所带来的终端价格上调风险。短期来看,由于美国国内缺乏相应零部件配套产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多由客户承担,对中国零部件企业利润影响较小,因此美国终端消费者或将面临车价上调风险。

  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福耀玻璃影响:根据公司调研数据,18年公司约有300万套汽车玻璃出口至美国,收入约20亿人民币,占18年收入10%,关税影响由客户和公司共同承担,公司承担较少部分。长期来看,福耀美国工厂还可以释放更多汽车玻璃产能,加征关税对福耀玻璃影响较小。

  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岱美股份影响:根据公司调研数据,18年公司约有50%左右收入来自美国,公司遮阳板在原有的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产品目录中,公司已经通过产能转移墨西哥组装生产,基本消除影响。头枕产品包含在新3000亿美元拟征关税产品中,18年头枕营业收入8.4亿元,占18年收入比例20%左右,关税税率提升至25%,如果头枕产品开始执行关税,公司将转移产能,在转移的前期会受到关税的一定影响,随着公司加快转移产能至墨西哥工厂,关税事项的影响将得到有效消除。

  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拓普集团影响:根据公司调研数据,18年公司出口美国收入约5亿元,占收入比例约8%,目前公司产品暂时不在加征关税名单中,同时公司海外产能巴西工厂和马来西亚工厂可随时投产,避免贸易摩擦影响。

  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德昌电机影响:根据公司披露数据,18年公司来自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为29%,而从中国向美国进口的业务占比不大,为5%。因为其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均设有生产工厂,可直接供应当地客户。因此德昌电机应能避开此次关税上调的大部分潜在风险。此外,假设关税上调不可避免,公司也可以从其他未设有海外工厂的国内同行中获取市场份额从而部分冲销贸易摩擦关税调整所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

  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敏实集团影响:根据公司披露数据,18年公司来自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为12%,其中从中国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为7%。因为其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均设有生产工厂,可直接供应当地客户。因此敏实应能避开此次关税上调的大部分潜在风险。此外,假设关税上调不可避免,公司也可以从其他未设有海外工厂的国内同行中获取市场份额从而部分冲销贸易摩擦关税调整所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

  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耐世特影响:与其他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有所不同的是,耐世特主攻北美市场,2018年来自北美市场的收入占比为66%。同时,公司没有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业务,所有美国订单均由美国和墨西哥当地工厂直接供应。因此,关税调整不对耐世特造成负面影响。

  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信邦控股影响:信邦控股2018年对美出口收入对总收入占比为26%。为了降低美国关税变化的影响,公司主动调整了核心产品的关税代码,令关税从12.5%下调至5-6%。此外,信邦控股正在墨西哥新建一处工厂,并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占公司总产能20%。我们认为墨西哥工厂的投产将会有效降低关税风险。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全年,中国出口家电产品(含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电扇、微波炉、相机、DVD播放机)共计494.64亿美元,同比+9.7%,仅占我国出口总值的1.99%(2018年中国出口总金额为24,874.00亿美元)。家电出口前三分别为电视机(149.53亿美元)、空调(111.06亿美元)、冰箱(74.19亿美元)。

  中国家电出口目的地多元,且以加工贸易为主,未来存在豁免可能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Q1-Q3,我国出口家用电器产品(含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电扇、微波炉、相机、DVD播放机等)目的地中,美国依然为最大的单一市场,但总占比仅为24%左右。同时,2018年Q1-Q3,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家电占同期我国家电出口总值的51.8%。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发布加征关税文件中提及,决定发布一个单独的产品豁免流程,有关企业可以申请将2000亿美元关税加征清单中的特定产品排除在外,家电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且属于美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品,未来存在豁免的可能性。

  家电出口并不构成中美贸易主要矛盾,2000亿美元清单中仅包含部分家电产品。我国虽然为美国最大家电来源国,但家电产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加工贸易中,国内部分仅占产业微笑曲线下端部分增加值,主要价值依然以海外品牌商为主,关税提升或将导致美国本土零售价格的上移,损害美国民众利益),在美国家电贸易链条中的粘性较大。

  中国白电企业与美国白电企业上下游关系紧密,产业链价值分布海外部分居多,加税或将导致税收成本最终部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美国公布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空调与冰箱产品基本包含在内,而洗衣机品类中主要为干衣机产品,并未涵盖洗衣机产品。

  中国是美国重要的白电产品代工制造来源地,中国空调出口美国金额占美国空调进口比例的34.8%,中国冰箱出口美国金额占美国冰箱进口比例的24.5%。许多美国本土品牌通过授权给中国制造商的方式制造,与国内制造商更多属于上下游关系。除中国之外,美国空调和冰箱的最大进口来源地为墨西哥。

  过去几年,由于惠而浦的请求,美国针对韩国三星、LG 的洗衣机进行反倾销征税,使得洗衣机在美国本土制造销售居多,进口金额较小,中国洗衣机出口美国金额占美国洗衣机进口比例为14.2%。

  美国白电市场以本土企业占绝大多份额,主要海外竞争品牌为韩国三星与LG。除青岛海尔收购GE Appliance之后,在美国市场通过GE品牌进行本土化制造与销售,其他中国白电制造商通过代工贴牌进入美国市场,与美国品牌商之间更多是产业链关系。

  美国白电市场以本土品牌惠而浦、GE为主导,韩国品牌有一定竞争力。国内白电龙头美国收入比例均较低(青岛海尔剔除GEA后,美国收入占比较低),关税调整影响有限。

  电视对美国出口比例较大,但国内出口以LCD技术为主的电视整机产品并未包含在征税清单中。美国为重要的电视出口目的地,2018年中国电视机出口美国金额占中国电视出口总金额比例为31.0%。但本次美国公布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黑电仅包含部分以CRT(阴极射线管)技术为主的电视整机产品以及部分电视产品零部件,未包括使用LCD技术的电视整机。

  美国电视市场对外依存度高,韩、日企业市场份额达到34.1%。过去10年来,美国电视机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为韩国品牌(欧睿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LG、Sony电视在美国市场共同占有34.1%的零售量份额)。

  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仍然以代工为主,自主品牌仅占较低份额,201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电视金额占美国电视进口比例为35.1%。大量美国市场销售产品均由中国企业代工制造,美国本土品牌Vizio也不具备电视整机生产能力,均通过外包方式制造整机。

  目前中国电视企业(海信、TCL等)更多通过ODM方式出口,自有品牌出口比例依然较低(欧睿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TCL、海信电视在美国市场分别为6.3%、1.6%的零售量份额)。LCD电视整机未纳入本次加征关税范围内,暂时不会受到关税影响。

  美国公布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照明产品主要包括HS编号9405项下的照明成品灯具(根据Trade DataOnline数据, 201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金额为77.5亿美元),未包含以HS编号8539.50项下的LED照明光源产品(根据Trade Data Online数据,201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金额为17.7亿美元)。

  美国为中国重要的照明产品出口目的地。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中国出口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总金额为300.62亿美元,仅考虑HS编号9405项下产品出口金额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约占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出口总金额的25.8%。

  照明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对中国照明产品的依赖程度大。根据Trade Data Online数据,201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灯具(HS编号9405项下产品)占美国同类照明产品进口金额的64.5%,达到77.5亿美元。美国本土照明制造企业极少,仅美国科锐CREE依然有一部分照明产品还在美国生产。更多的照明品牌选择由中国代工厂贴牌,然后再以成品销售到美国。

  全球照明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品牌商或难以找到充足的产业资源替代。我们认为,本次加税对于中国照明制造商而言,短期由于销售调整空间小,关税承担比例可能较大。但考虑到目前照明产能集中在中国,其他地区难以实现产能替代。LEDinside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69%照明产能集中在中国(第二名为中国,产能占比为15%)。国内照明产业链完备,照明灯具上市公司中,尚未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因此,中长期来看,中国制造商具备更大的经营弹性,关税或由美国品牌商承担比例更大,并最终或转嫁到美国消费者上。

  美国公布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小家电产品主要包括HS编号8508项下的吸尘器产品、电烤箱等部分细分产品,同时还包含部分产品的零部件(包括微波炉零部件产品、理发器及剃须刀零部件、电热器零部件、面包机外壳等)。

  美国仅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吸尘器产品征税,而避开了技术含量较低,同时美国本土使用量更大的微波炉、咖啡机、热水壶等整机产品。根据ITC数据,2018年中国出口吸尘器(HS编号8508)总金额为50.36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占比为44.9%。

  根据Trade Data Online数据,201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吸尘器(HS编号8508项下产品)占美国进口金额的74.3%,达到22.6亿美元。

  中国小家电公司中,部分公司出口比例较高,同时小家电产品市场分散,对下游议价能力较弱。美国进口关税提升,可能导致小家电出口价格竞争力减弱、面临降价压力。

  进口家电金额较低,贸易政策变化也难以对中国国内市场产生影响。根据ITC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进口家电(含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对应HS编号分别为8415、8418、8450、8528.72)仅21.9亿美元,其中从美国进口家电仅为2.3亿美元。对比来看,中国家电进口金额仅为家电出口金额的4.4%。同时,中国家电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家电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进口产品仅占极小的市场比例。

  在目前消费者更为理性,且国内家电产品在技术创新性、产品可靠性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过海外产品的情况下,进口家电仅服务小众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高端、奢侈品牌领域,以进口对开门、四门大冰箱,高端洗衣机、烘干机为主,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对于价格并不敏感的用户,未来即使贸易政策发生变化,预计进口家电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较小。

  海外基地有利于订单转移,美国市场依然具备竞争力。白电企业中,除青岛海尔已经通过收购美国GE Appliance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外,其他部分白电龙头主要以海外贴牌生产为主。且大家电(白电、黑电)龙头企业已经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能够一定程度上通过订单转移生产的方式调整出口地,受到的加税影响或更小。

  LCD电视整机未纳入本次加征关税范围内,但部分电视龙头企业已经着手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布局海外市场,龙头企业的多区域布局在未来面对贸易政策变化时有望更具生产调节的弹性。

  以照明和小家电为主的家电企业,由于全球照明及小家电产业链均向中国集中,中国生产能够实现的生产效率更高、规模经济效应更强,因此产能也更多的集中在中国,企业或没有太强的动力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中美家电企业更多属于产业链关系,预计加税大概率由中国制造商与美国品牌商共同承担,并最终传导、部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按照10%提升到25%的增税比例,加税部分将超过部分企业外销毛利率,在出口代工一般采取较为固定毛利率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国制造商及美国品牌商大概率通过共同分担的形式消化加税影响,而代工产品的价格提升或将导致新增税收最终部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家具是中国出口美国的第三大类产品,据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数据,2018年HS编码94产品(涵盖家具、寝具、灯具、活动房类别)出口美国金额达到381亿美元,占中国出口美国总金额4784亿美元的8.0%,子分类看,HS 9403(家具及零件)、HS 9401(座椅及零件)产品出口占比较高。同时,中国是美国家具产品最大进口来源国,2007年以来中国出口家具总额占美国家具进口总额比重始终维持在50%以上,2018年美国从全球进口家具的总金额达到721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其家具(HS编码94)进口金额比重达52.5%,高出第二名墨西哥约38个百分点。

  中国对美家具出口比重较高,代加工模式为主。我国家具行业中小企业众多,为海外国家进行代工生产家具产品是许多小型企业赖以生存的方式,2018年我国出口至美国家具产品金额占全部家具产品出口金额比重达到39.5%,占我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约36%。

  美国宣布2019年5月10日起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从征税清单看,拟加征关税的家具细分类别达到68项,座椅、办公家具、床、灯具及照明配件等均在此次拟加征关税清单中。

  行业层面看,美国加征进口关税无疑会削弱国内家具出口的成本优势,家具出口将会受到一定冲击,抗波动、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型企业受影响较大。上市公司层面看,定制家具企业经营主要集中于国内,2018年海外收入占比普遍不到5%,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小;成品家具中,梦百合、永艺股份、宜华生活、顾家家居等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较高,但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不少企业为降低中美贸易关系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已加速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根据公司公告,梦百合在塞尔维亚、美国布局工厂,达产后合计可覆盖其在美贸易额的50%;永艺股份已在越南、罗马尼亚投资建设制造基地;宜华生活在意大利及澳大利亚布局有生产基地;顾家家居收购床垫出口品牌玺宝,其马来西亚工厂计划于2019年投产。此外,曲美家居收购挪威品牌Eknores,其在挪威、美国、东南亚地区均有工厂布局;喜临门也已在泰国投资建设工厂;美克家居所收购的M.S.U.T企业在越南设有生产基地、收购美国当地沙发制造品牌ROWE,最大限度减弱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对废纸、纸浆原材料进口依存度高。我国造纸行业对废纸、纸浆进口依存度较高,废纸方面,近两年随着外废进口政策趋严,废纸进口依存度快速降低,2018年国内废纸进口量1703万吨,进口依存度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至26%,其中美废因质量较好,在我国外废进口中占据重要比重,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2017年美废进口量占比约45%。纸浆方面,我国大部分纸浆依赖于进口,2018年我国进口纸浆消耗量为7191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77%。

  外废进口政策趋严+2018年8月美废进口关税加征至25%,废纸进口量迅速缩减,对国废价格形成支撑。2018年以来我国禁止混合废纸进口、进口废纸含杂率标准提升至0.5%,使得外废进口量大幅缩减。2018年8月23日我国实施的对美输华商品加征关税清单中包括有进口美国废纸的四个税则号,美废进口税率提升至25%,进一步加速外废进口缩量。2019年一季度废纸进口量328万吨,同比减少17%,外废进口量缩减对废纸价格形成较强支撑,2019年以来国废黄板纸价格震荡上行,尤其是4月以来出现上行态势。2019Q1国废黄板纸均价2307元/吨,环比18Q4上涨3.6%,而同期箱板纸/瓦楞纸均价环比下跌1%/1%。

  2018年9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对纸浆在内的662个税目商品加征5%的关税。主要造纸用木浆涉及4个税则号,分别为47032100、47032900、47031100、47050000,据Wind数据,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针叶浆(绒毛浆)160万吨(占针叶浆进口量19.66%,名列第二位,仅此于加拿大);来自于美国的阔叶浆26万吨(占阔叶浆进口量2.53%),来自于美国的化机浆占比微乎其微。因此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纸浆征5%关税,会对国内浆市,尤其是对针叶浆,带来较大影响。以2018年9月单月纸浆进口均价5538元/吨计算,加征关税后每吨进口纸浆成本将上升约277美元/吨,即加征关税后纸浆进口价提升至约5815元/吨,同期国内木浆平均价约为6696元/吨。2018年11月以来受全球纸浆库存高位影响,浆价承压下行,因此加征关税后国内浆价并未出现明显上升趋势。

  贸易环境变动较大,出口型消费需求或受影响。纸包装下游需求主要为食品饮料、家电、电子产品,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将影响到电子产品、家电、纺织服装、家具等产品出口,进而影响到包装下游需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及出口国,据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数据,2018年我国出口玩具、游戏及体育用品(HS编码95)金额达到567亿美元。美国是我国玩具、游戏及体育产品主要出口国,2018年我国出口至美国产品金额达到279亿美元,占美国全部玩具、游戏及体育产品进口金额的81%,该比重自2006年以来始终维持在80%以上。

  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中目前尚没有涉及玩具类产品(即HS编码95,其他编码下存在零散的玩具相关产品分类),若后续对剩下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则玩具产品将不可避免被列入其中,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玩具产业将受到较大影响。考虑到美国进口的近80%玩具产品来源于我国,进口量巨大,若美国对玩具产品加征关税,东南亚等地区短时间尚不具备充足产能去大幅承接玩具订单的转移,因此短期内我国玩具出口仍具有议价优势,我们预计加征关税部分大概率也将由中美两国贸易商共同承担。

  2019年5月10日,美国官方宣布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从10%提升至25%。同第一批500亿美元的征税商品相比,第二批加征的2000亿美元商品新增了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消费品和其他高端制造业商品。其中,涉及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40.9亿美元,相当于2018年出口总额的8.9%,在所有加征关税的类别里面占比最小。

  近年来,我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总额整体保持稳定。2013至2016年,中国出口美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总额增速放缓,2016年出现负增长,2016年后开始逐步复苏。2018年,中国出口美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按HS分类)达到458亿的规模,同比增长7.8%。

  美国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第二大国家,近年来占比略有提升。2010至2018年,欧盟是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最主要的出口国,占比从21.6%降至18.1%,呈下降趋势。日本占比从10.9%至7.6%,香港占比从7.3%至4.5%,均有所降低。美国作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国,其占比从15.8上升至17.2%,呈上升趋势。越南占比从2.5%至6.0%,其他国家占比从42.0%至46.6%,均呈上升趋势。越南等新兴市场重要性提升,有望弱化中国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

  国内制造企业海外产能布局已经初具规模,相当程度上已经对冲了增加关税和贸易摩擦的影响,并加强了自身的成本优势。从历史上看,纺织服装产业的中心发生过多次转移。中低端的纺织品利润率较低,对于价格比较敏感,因此有较强的动力向成本较低的区域转移。同时对于新兴的经济体,纺织品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容易带动就业,因此在众多工业品类中也会率先扶持和发展纺织业。我国纺织制造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了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如申洲国际、百隆东方、健盛集团等于2013年前后已经开始陆续在越南建厂,目前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产业转移和贸易摩擦的风险,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成本优势。

  从规模上看,美国纺织及服装总进口额2018年达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从中国进口406亿,同比增长4.8%。从组成上看,2010至2018年,美国纺织及服装中国进口占比从41.2%下降至36.6%,越南进口占比从6.7%逐年提升至11.6%,印度进口占比从5.8%上升至6.9%。孟加拉国与印度浮动相对较小,前者从4.4%升至5.1%,后者从5.0%跌至4.2%。产业转移的趋势开始呈现,但美国依然对中国纺织品有较强的依赖。

  新世纪以来,旺盛的国内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持续增长,1998-2010年12年内复合增速达到21%。2011年起,因全球农产品价格开始高位下跌,我国农产品进口整体上呈现量增价减,同比增速不断回落。2018年,我国HS分类下前三大类农产品进口总额达到100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我国总进口额的4.7%。

  美国农业资源禀赋好,农产品生产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规模化,成本价格具有很强竞争力,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2003至2017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的份额一直处于20%-30%之间波动,其中2014年自美进口额达到最高为226亿美元。2018年,由于美国挑起贸易摩擦、我国反制后基本停止美豆进口导致自美进口额大幅下降、占比下降至11.8%。

  同样,我国也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购买国,常年进口占比在17%-20%水平。其中,作为美国最大的大豆采购国,我国常年占比在50%水平。2018年,由于贸易摩擦我国暂停进口美国大豆,导致美豆出口大幅缩水,库存水平急剧提升。

  从品类看,美国对华出口农产品主要是植物类油籽作物(基本是大豆),正常年份(以2017年为例)进口额占所有农产品比重达到72%,其次是谷物(7.5%)、水产(6.5%)、肉及杂碎(5.9%)、水果及坚果(3.8%)。

  注:HS分类(1)活动物;(2)肉及食用杂碎;(3)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4)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5)其他动物产品;(6)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鳞茎、根及类似品;插花及装饰用簇叶;(7)食用蔬菜、根及块茎;(8)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9)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10)谷物;(11)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12)含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13)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14)编结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15)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

  2018年7月和2019年5月,为反制美国单方面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关税的贸易保护行为,我国关税税则委员会对自美进口的大豆、肉类等一系列农产品实施加征关税方案。我们将(已/拟)加征关税清单与《201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进行详细对比,HS目录下前十五章(农产品)对应税号商品共计1093个,2018年实施加征25%关税涉及的税号商品455个、2019年拟增加税号商品96个,合计551个占比50.4%的农产品进入加征25%关税名单。另外,还有20个农产品税号进入拟增20%关税名单、27个进入拟增10%关税名单。

  美国农产品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品种是大豆,大豆是我国食用油脂(豆油)和动物蛋白饲料(豆粕)的主要来源。扣除大豆后,我国其他自美进口农产品维持在45-50亿美元的年均规模(2012年至今)。如果不考虑替代进口,按其他农产品约50%部分新增25%关税计算,我国国内的生产消费者需额外支付约5.6-6.3亿美元的成本,这对于我国庞大的农业产业规模和消费市场来说,影响非常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我国在反制措施中已经将主要鲜冻肉类(猪鸡牛)增加25%关税,由于美国是我国肉类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不含杂碎的纯肉占比较高),市场之前预期贸易进展顺利可能会率先取消肉类进口关税,以缓解国内因非洲猪瘟疫情爆发造成的猪肉短缺压力,但目前看来,进口美国肉类在加征25%关税后的进口利润显著下降,进口节奏可能有所放缓。

  整体来说,我国农业自给率较高,口粮和谷物对外依存度很低,正常情形下从美国进口200亿美元左右的农产品仅占我国农业总产值(2018年现价为6.5万亿)的2%左右,因此提高进口关税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以影响最大的大豆为例,由于北美与南美均生产大豆,且南美大豆以美国芝加哥交易所活跃期货合约价格定价,当美国无法形成顺畅出口导致国内大豆库消比上升、盘面期货价格下跌时,南美大豆因垄断经营实现对美盘的价格升水,一升一跌影响基本对冲。主要的影响还在于美国因大豆出口不顺、豆价下跌导致次年美国农民对种植格局进行调整,鉴于美国最大农产品(粮食)出口国的地位,可能会导致全球粮食供需结构出现新变化。

  就A股上市公司而言,我们认为,美农产品进口限制可能导致:(1)未来全球大豆种植意向下降,推动油粕上涨,油脂加工企业短期利润上升;(2)谷物(玉米大麦等)补充性进口减少,推动国内供需趋于紧平衡,次年谷物(主要是玉米)价格上涨,利好玉米种业公司;(3)肉类进口利润收窄,进口节奏放缓,导致非洲猪瘟背景下国内猪肉供应进一步偏紧,利好国内养殖类上市公司,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

  中美贸易摩擦对于大豆、豆粕和苜蓿价格可能产生影响,食品饮料企业成本端可能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对于下游生产企业来说,上游价格上升将直接提高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毛利率水平。如果企业未能将涨价成本转移到终端,那么中美贸易摩擦将对公司的利润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大部分食品饮料企业而言,由于消费品对于下游消费者顺价能力较强,总体影响或有限。

  养殖成本中饲料是最重要的支出,占据养殖成本的75%。奶牛养殖的成本包括饲料成本、劳工成本、公用事业费用、折旧和畜牧场的其他开支。

  1) 以现代牧业2017年的成本结构为例,生产成本中饲料成本是最重要的支出,在整个养殖成本中占比约75%。另外折旧和畜牧场的其他开支各占8%,劳工成本占7%,公用事业费用占2%。

  2) 进一步分拆饲料成本,其中玉米、豆粕和苜蓿是奶牛饲料中主要的成分,分别占比40%,20%和25%,主要成分的价格波动将对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于饲料中的豆粕和苜蓿价格产生影响,养殖企业的饲料成本压力较大。在奶牛养殖的原材料中,豆粕和苜蓿对美国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调整将有可能给这两种原料的价格带来较大的上行压力,进而推升奶牛养殖企业的饲料成本。

  1) 苜蓿:根据荷斯坦的统计,饲用优质苜蓿可以使得生鲜乳的蛋白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奶牛单产则可以提高1吨,对于奶牛养殖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根据中国奶业年鉴的统计,2018年国内苜蓿市场需求约为400万吨,其中国内生产261.63万吨,进口约138.37万吨,自给率仅为65%。2018年从美国进口的苜蓿占总需求的29%,因此苜蓿关税的调整会对苜蓿价格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2) 豆粕:豆粕来源于大豆。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的统计,2018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500万吨,而进口大豆量为8803万吨。2018年中国大豆对美国的依赖度为17%。2018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总需求的17%,因此大豆关税的调整会对豆粕价格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中国针对美国进口的苜蓿和大豆加税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奶牛养殖的饲料成本,预计带动原奶价格上涨。作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2018年7月6日开始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原本关税税率为3%)和原产于美国苜蓿(原本关税税率7%)的关税税率上调至25pct。虽然苜蓿和豆粕的价格仍然会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而动态波动,但是关税税率的上调抬升了奶牛养殖的饲料成本。

  1) 苜蓿: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8年2~11月期间包括紫苜蓿在内的饲料的进口价格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其中8月创下同比19.6%的高增长。

  此外,饲料当中另一主要成分玉米的价格经过了连续多年的回落后也在2018年出现企稳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玉米2018年均价达到1814元/吨,同比增长12%。

  对于下游生产企业来说,上游原奶价格上升将直接提高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毛利率水平。2013-2014年,我国原奶也出现一轮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价格飙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3和2014年主产区原奶平均价格达到3.61元/公斤和4.04元/公斤,在此影响下,我国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股份毛利率水平跌落到23.15%和23.66%,创近二十年的最低水平。如果乳制品公司未能将涨价成本转移到终端,那么中美贸易摩擦将对公司的利润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

  第一轮贸易摩擦以高端医疗器械为主。2018年美国先后三次宣布对我出口美国的约20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第一轮征税清单最终排除原料药与制剂产品,仅保留27个医疗器械类产品,大部分为核磁共振、CT、超声、直线加速器、心脏起搏器等先进医疗设备。

  第二轮贸易摩擦预计涵盖部分原料药与医疗器械。2019年5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告第二轮名单,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约3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301措施关税。本次3000亿清单中,不包括药品、部分药品原料、部分医疗产品、稀土材料和关键矿物。

  全行业影响不大,部分医疗器械受影响。贸易摩擦对医药板块业绩影响较小,关注对美出口体量较大的医疗器械企业。关税影响取决与销售模式、产业地位,但大部分将由生产企业承担:1)如以直销为主,关税则全部由生产企业承担,如迈瑞医疗;2)如以经销为主,关税增量将由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分担,但由于普遍生产企业地位相对较低,生产企业依然承担绝大部分,如万孚生物等。

  医药以内供内需为主。供给层面,我国医药制造以内供为主,2018年医药制造业收入近24000亿元,其中仅6%为出口外供。需求层面, IQVIA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等级医院中仅27%来自进口,绝大部分为国产产品。

  出口以原料药、医疗器械为主,美国占比较少。商品分类上,2018年我国出口产品金额中最大的为原料药(47%)、医院诊断治疗器械(16%)、保健康复器械(9%),外贸企业排行榜中以原料药与器械生产企业为主。地区上,医药品对美国出口占比不高,我们估算2018年对美占比约8%。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TIC),在已加征的500亿(340+160)或拟加征的2000亿美元对华进口商品关税清单中,针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铁产品主要分为钢铁和钢铁制品,从清单中贸易金额来看,2018年美国自中国进口钢铁仅0.99亿美元,钢铁制品达到101亿美元。按照2018年钢材均价4348元、粗钢产量9.28亿吨、美元汇率6.61测算,上述货值在中国钢铁产值的占比分别为0.02%、1.65%。

  据Wind数据,2017年,美国钢产量0.82亿吨,进口量、出口量分别为0.36、0.10亿吨;同年,中国对美出口量118万吨,占中国出口量1.6%(2018年为1.7%),占美国进口量3.3%(2018年为2.1%)。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钢铁制品总额为125亿美元,占美国钢铁制品进口总额32%,占中国钢铁制品出口总额22%,中国钢铁制品出口对美依赖度相对较高。加征清单主要针对的是偏下游的钢铁制品(如螺钉、铁制炊具、生活用品等),对于钢铁直接出口影响有限、间接影响较大。

  国内供需形势改善,国内外价差缩小,出口动力下降。2015-2018年国内钢材出口量分别为从1.12、1.08、0.75、0.69亿吨,2018年相比2015年下降幅度达38%。可以看出,在国内推行供给侧改革、需求复苏的背景下,国内外价差缩小,中国钢铁出口动力下降。

  拉长时间看,或将降低中国钢材价格中枢。若美国对中国钢材产品加征关税,将缩小中美价差,使得中国对美出口竞争力下降,相关负面影响将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时凸显。

  中国高端装备的进口依赖问题较为严重。贸易摩擦中美国更明确地阐释了向中国封锁其高端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意愿,中国的高端装备发展或需更注重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自研突破。本土高端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家战略支持的背景下,企业成长有望加速度,但技术突破是最大变量。

  贸易摩擦对具全球竞争力的本土龙头企业的影响整体可控,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中国具备工程师红利的雄厚基础,能持续驱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和不可替代性;2)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配套布局,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仍具有较大成本优势;3)部分龙头企业已稳步实施全球化战略,在世界多地布局工厂或分公司,有较强的外部风险抵御能力。经过数十年中国市场的培育,本土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已显露出全球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结合华泰预测及Wind一致预期,本土龙头企业2019PE估值大都低于国外可比公司的Bloomberg一致预期,建议加大投资布局力度。

  工程师红利逐步释放,成为驱动中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源动力。PCT专利申请量是衡量一国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8年全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已达到21.13%,仅略低于美国22.19%。中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实施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2011-2018年中国共培养了5895万高校毕业生。同时留学归国人员数量也在持续提升。据2018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数据,过去40年,中国有519.49万人出国留学,其中313.20万人学成归国,占比为83.73%,仅2018年就有归国人员51.94万人。

  中国的工程师劳动成本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工程师人力成本优势明显。以软件工程师为例,美国著名招聘网站glassdoor显示,美国软件工程师平均年薪为103,035美元,月均8,586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9,000元。据职友集数据,即使是上海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平均月薪只有18,490元,远低于美国工资水平。

  中国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产业链配套全面,更凸显成本优势。中国经过几十年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建设和完善布局,目前在水电接入、交通运输、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及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的供应上均实现了较好的搭建和配置,能保证工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巨星科技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的调研为例,印度的交通运输,越南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墨西哥的人力成本都体现出相对劣势,凸显出中国的整体成本优势。

  我们整理了工程机械、工业气体、半导体设备、锂电设备和手工具等板块的国内外龙头公司的数据进行对比,认为部分本土龙头估值已低于国外可比公司水平。

  工程机械国内龙头经营数据已表现出与国外巨头公司逐步接近的趋势。据Wind和Bloomberg,三一重工2019年5月21日的市值为995.80亿元,已逐步靠近小松和山特维克的市值水平。同时,三一2018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在行业巨头中名列前茅,2015-2018年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位列第一。据Bloomberg一致预测,国外龙头的平均2019PE为9.51x,其中龙头企业卡特彼勒2019PE为10.09x,三一重工2019PE为10.70x,估值相比处于低位。

  工业气体国内龙头公司杭氧股份虽然公司收入体量相对较小,但盈利能力在逐步与巨头公司靠近。据Wind,2019年5月21日杭氧股份市值为116.43亿元,虽然相比国外巨头千亿市值的体量仍有较大差距,但公司净利率已超过法液空,且15-18年公司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较高,且超过合并了另一巨头普莱克斯的林德集团。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与收入占比为2.67%,高于国外巨头公司。据我们的预测,公司2019PE为13.98x,低于三大国外巨头公司Bloomberg一致预测的2019PE平均值22.60x。

  中国半导体设备龙头公司相比国外巨头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体现出较强的成长性,龙头公司已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据Wind,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仍处在较早的发展阶段,市值在45至320亿元间,相比国际巨头公司仍有较大差距。但国内龙头公司15-18年的净利复合增速大都较高,体现出较强的成长性,且有3家公司的研发与收入占比超过20%,远高于国际巨头的研发与收入占比。其中长川科技和晶盛机电的2018年净利率超过15%,盈利能力已相对较强。虽然国内龙头公司的2019PE相对较高,但我们认为半导体产业中优秀设备企业具备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短期较高的估值会被业绩高速增长所消化。

  锂电设备中国龙头公司已凸显出全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超过国际同类公司。据Wind和Bloomberg,先导智能和赢合科技15-18年的净利复合增速远高于国际同类公司,且2018年研发投入与收入占比和净利率远高出国际同类公司,因此本土龙头2019PE相比国外公司略高。

  国内手工具龙头有望复制国外巨头的成长路径,并巩固国内的期间费用率的优势。据Wind和Bloomberg 数据,国内手工具龙头巨星科技通过并购整合的全球化战略,保持较高的成长性,并体现出国内的期间费用率优势,2018 年净利率高于国外龙头。据我们预测,2019 年5 月21 日,公司2019PE为12.63x,低于于史丹利Bloomberg 一致预期的15.87x。

  中国高端装备的进口依赖问题较为严重。高端装备的大量依赖进口或对我国电子信息安全、国防等重要领域造成重大隐患,贸易摩擦中美国更明确地阐释了向中国封锁其高端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意愿,中国的高端装备发展或需更注重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自研突破。本土高端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在下游需求持续上升、国产化投资加快、国家战略支持的大背景下,企业成长有望加速度;但挑战在于技术突破是最大变量,光靠补贴和支持难以诞生优质企业,有格局、重研发有技术准备、有耐心的企业才有望胜出。

  出口方面,美国关税清单有色金属相关条目中,铝产品相关条目较多,其余金属相关条目较少,且其余金属对美直接出口较少,我们认为铝材出口或受一定影响,对我国其余有色子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的需求难产生较大影响。进口方面,我们的进口平均成本受关税的政策影响小,铜钴铝等矿产资源主要从智利、刚果、几内亚等国进口。对氧化铝行业存在一定影响,据阿拉丁,我国2018年约3万吨氧化铝来自美国,占总进口量比例约5.9%,但对我国电解铝影响有限,且相关上市公司中没有用美国氧化铝冶炼电解铝的公司。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对铝行业或存在一定影响,其余子行业影响有限。

  我们认为美国关税的提升更大的影响是抬升了该国用户的铝材采购成本,且铝材出口已开始转移至海外其他国家,后续对国内电解铝的消费或影响有限。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铝材,原铝和铝合金量较少;2018年出口铝板带277万吨,其中出口美国25万吨,约占18年铝材出口总量的4.78%。铝箔对美出口约为7.3万吨,约占18年铝材出口总量的1.40%。我们认为此次关税变化将涉及约40万吨量级的对美出口的铝材相关产品,但由于海外加工能力不足,电解铝厂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可选择的供应渠道有限,且18年贸易摩擦后,出口已存在一定转移。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贸易摩擦后中国对美出口的铝材多转口韩国、印尼、俄罗斯等第三国。公司层面,据公司公告,南山铝业、明泰铝业、亚太科技等铝加工企业出口转移情况较多。

  基本金属方面,国内铜锡镍铅锌原料端出口较少,主要从智利、秘鲁、缅甸、印尼、菲律宾等国进口,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限。钴方面,中国钴原料高度依赖进口,冶炼及初级加工品出口地也主要集中在日韩,电钴及钴粉极少量出口至美国,美加征关税影响较为有限。锂方面,据海关数据,2018.01-2019.03碳酸锂出口总量为15941吨,据SMM,出口美国的占比不到6%;期间氢氧化锂出口总量为37295吨,其中出口到美国占比不到1%。美国市场使用的锂盐基本来自于Albemarle、SQM和FMC等外企,较少从中国进口锂盐;因此对于钴锂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

  我们认为有色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成本情况受进口关税调整影响较小。进口方面,对于我国有色行业,国内的进口平均成本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小,因为铜钴铝等矿产资源主要从智利、刚果、几内亚等国进口。进口关税调整或对氧化铝行业有一定影响,据阿拉丁,我国2018年进口约51万吨氧化铝(25%一档),其中约3万吨来自美国,约占氧化铝总进口量的5.9%,但对我国电解铝影响有限,且我国上市公司中没有用美国氧化铝冶炼电解铝的公司。我国其余上游进口商品中美国的占比均更低,基本可以忽略。

  中国对美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分5%、10%、20%、25%四档。有色相关商品包括:1)进口关税5%:稀土金属、铜铅锗的氧化物等;2)进口关税10%:钼的氧化物、铜铝镍锌锡钛等合金丝等;3)进口关税20%:氢氧化锂·、氢氧化铝、氧化镁、未锻轧铜、纯镍、铝箔、钨丝、钛管、铝门窗等:4)进口关税25%:氧化铝、钴氧化物、未锻轧铝合金、精炼铜丝、未锻轧铅锌锡、钼丝、海绵钛、镁制品、铝制家用品等。其中涉铝产品58个,从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看,加征5%关税涉铝主要品种0个,加征10%关税涉铝主要品种20个,加征20%关税涉铝主要品种11个;加征25%关税涉铝主要品种27个。本次关税反制措施中加征10%关税的涉铝产品为重点性产品,预计一定程度或抬高涉及相关进口商品企业的成本。

  据阿拉丁,本次加征关税涉铝产品2019年1季度合计进口31.32万吨,进口金额13.06亿美元,其中1季度自美进口8539.77吨和1.03亿美元,仅占国内进口比的2.73%和7.86%。2018年本次加征关税涉铝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125.83万吨和63.31亿美元,其中自美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7.37万吨和4.69亿美元,进口占比分别为5.83%和7.41%。

  据海关总署,从细分品种来看,加征10%关税涉铝产品或是反制措施的重点。加征10%关税涉铝产品2019年1季度总进口数量2.39万吨,总金额3.03亿美元,其中自美国进口5908吨和7507万美元,占中国进口同类产品的比例分别为24.74%和24.76%,占据国内进口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其中铝合金条杆,其他铝塑复合的非合金铝矩形板、片,铝合金管,壁厚>25mm,外径>10cm,装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非零售包装用铝制容器等产品自美进口金额占比高达40%以上,甚至部分产品高达四分之三。2018年上述10%关税的产品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10.46万吨和12.69亿美元,其中自美进口分别达2.67万吨和3.1亿美元,进口占比分别为25.53%和24.47%,上述几类产品自美进口占比高居20%以上的水平,其中铝合金管(壁厚>25mm,外径>10cm)进口占比高达88%以上。

  且从本次涉铝产品不同加征关税等级情况来看,主要是以加征10%关税的产品为主,从三个不同等级的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占比情况来看,加征10%关税的涉铝产品2019年1季度自美国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5908吨和7507万美元,占比分别高达69.18%和72.93%。这也意味着加征10%关税的涉铝产品,不仅自美进口占比较高,且是加征关税涉铝产品中自美进口主要的产品。

  根据Wind数据,2018年我国化工行业总营收达1.45万亿美元,而其中化工行业对美国的出口额为388亿美元,出口美国占比仅2.67%,中美贸易摩擦对行业整体影响较低。而对于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影响的分析,由于缺少美国业务营收数据,我们以海外业务营收来作为分析依据。2018年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实现总营收7.04万亿元,海外业务营收为2946亿元,海外业务营收为4.19%,中美贸易摩擦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影响亦有限。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披露的税收明细,化工行业直接涉及产品种类宽泛,包含绝大部分的化工子行业产品。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出口美国数量以及占比较大的化工产品种类较少。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化工产品包括有机硅、农药、钛白粉、轮胎、染料、MDI等,而对美国出口量占比在10%以上的化工产品包括聚合MDI、聚酯短纤、轮胎,其中聚合MDI受影响最为严重,2018年总出口量61.7万吨,出口美国量21.6万吨,出口美国占比达35%,且主要下游冰箱、冰柜出口需求亦将受影响,对应波及企业包括万华化学、红宝丽等。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披露的税收明细,我国对美国加征25%关税商品清单中,化工行业同样直接涉及绝大多数产品种类,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从美国进口数量以及占比较大的化工产品种类亦较少。2018年我国进口量较大的化工产品包括对二甲苯、乙二醇、甲醇、苯乙烯、聚丙烯等,而其中从美国进口量占比在20%以上的化工产品包括改性乙醇、PVC树脂、异丁醇、环氧氯丙烷等,对美加征25%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利好国内同等产品,特别是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的产品,相应受益的公司包括中泰化学(PVC树脂)、鲁西化工(正丁醇)等。

  从海外业务收入规模以及占比来看,2018年化工行业各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包括万华化学、山东赫达、龙蟒佰利以及扬农化工、先达股份、利尔化学等农药公司。其中在海外拥有产能布局的企业较少,仅有万华化学在欧洲拥有匈牙利BC公司的产能,可通过欧洲产地规避关税,同时美国40万吨MDI装置亦已正式落户,所受边际影响低于预期。而其余公司海外业务营收来源于出口收入,但市场选择偏向东南亚、南美等区域,直接销往美国占比较小,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并不大。

  由于化工行业是toB行业,销往下游各生产厂商,因此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偏向作为生产原材料使用。同时由于化工产品价格多在几万元/吨量级,长途运输将大幅上升成本,因此我国大规模出口往美国的化工产品较少。对于直接出口销售的企业,以出口量较大的聚合MDI为例,2017年全球产能分布在中国(36%)、美国(18%)等国家,生产厂商主要有万华化学、科思创、巴斯夫等,下游的美国厂商可转购其他国家、其他厂商产品,可选择范围宽广,议价能力强,加税成本大概率将由国内企业承担,短期相关标的可能受损,但长期有望改变行业布局与出口结构,提高相关标的抗风险能力。

  我们认为美国此次加征关税对化工行业公司影响相对可控。从加征关税项目上看,主要涉及到的出口产品包括聚合MDI、聚酯短纤、轮胎等,进口产品包括改性乙醇、PVC树脂、异丁醇、环氧氯丙烷等,其中进出口数量及占比较大的化工品种类较少。从中国企业布局上看,仅有万华化学拥有海外产能,大部分企业海外业务以出口方式进行,未来可以通过转变出口市场的方式减弱风险。从中国企业话语权来看,由于下游美国厂商议价能力强、可选择空间大,加税成本大概率由国内企业承担。虽然部分产品短期存在出口需求下降的不利,但有望加速出清落后产能;同时长期来看将加快国内进口替代进程,利好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国内玻纤产能占比全球比重达64%,出口量超3成。截至2018年底,全球玻纤总产能为780万吨,整体呈现寡头垄断局面。其中我国玻纤产能500万吨,占全球产能64%。2018年我国玻纤产量468万吨,出口量159万吨,占比达34%,出口占比在近9年均维持在30%以上。

  美国进口我国玻纤及制品近五年占比第一,但占总进口比重较低。根据Trade Data Online数据,2018年美国进口我国玻纤及制品金额达4.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在美国前十大进口国中,我国近五年均位居首位。美国进口中国玻纤及制品占从中国总进口比重不足0.1%。

  美国公布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玻纤及制品基本包含在内。我们假设最为悲观的情况下,从2019年5月开始,中国对美国出口玻纤及制品关税由10%上升到25%,新增15%关税部分完全由中国承担,并简单假设出口美国收入相应减少15%。简单假设下,在我们对公司2019年盈利预测的基础上,出口美国收入减少会影响2019年中国巨石收入1.3%,净利润4%;影响中材科技收入0.6%,净利润1.2%。但考虑到中国巨石已经在埃及、美国及印度(规划中)设立生产基地,同时中材科技也在东南亚地区考察布局,两家公司受到的加税影响或小于假设的悲观情况。据公司公告,随着中国巨石美国公司9.6万吨生产线日点火投产,我们认为贸易摩擦对中国巨石的影响或更为有限。

  需求内在稳定性强,我国玻纤及制品人均消费量较海外仍有差距。2000-2018年,全国玻纤产量快速扩张,2018年全国产量已达468万吨,CAGR(2001-2018)18%,企业依靠新建+冷修扩大产能规模、提升自动化水平以降低成本与管理费用,提升竞争力。我国玻纤人均消费量稳定抬升,体现出国内玻纤需求内在稳定性较强;但2018年绝对值仅2.4千克/人,距离美国的5.2千克/人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源于我国人口基数高,拉低了人均消费量,另一方面与在中高端领域渗透率低、未实现规模化应用也有关。

  下一个阶段玻纤行业的成长将从产能扩张主导转向技术升级主导。我们认为在航空航天、核电、超大型建筑、高频PCB板、新能源汽车、风电等的引领驱动下,玻纤行业的需求增长仍然在持续,长期成长逻辑不改。我们判断玻纤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于通过技术革新与智能制造带来的产品向中高端升级,以产能简单复制扩张为目的的粗放式产能扩张时代或将过去。根据玻纤复材信息网数据,热塑性玻纤复材产量(中高端产品,用于汽车轻量化、风电、船舶等)2009年至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2.4%,高速增长,而热固性复材则于2015年起逐年下滑。同时,全球玻纤龙头中国巨石也更加注重高端产能的扩张,截至2018年底,已有年产15万吨无碱粗纱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万吨的电子纱生产线投入使用。中国巨石预计2020至2022年将分别投产6万吨电子纱、6万吨电子纱和15万吨无碱粗纱智能生产线,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我们认为,关税对通信行业影响较小,美方的强势态度更加激励国内通信上游国产替代进程,利好国内国产替代上游企业。

  回顾美国对华商品加税历程,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我国向美国出口的1102项合计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34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于2018年7月6日起正式征收,其余160亿美元其他商品关税于2018年8月23日起开始征收。我国出口美国的大部分通信产品在美国海关代码HTS中基本以“8517”开头,在500亿的商品清单中,不涉及编号为8517的商品类别。清单所涉及的其他与通信相关的商品包括光纤预制棒(7002.20.10)、光纤光棒设备及配件(8475.21.00)、天线)、光缆(8544.70.00)、光纤光缆(9001.10.00)等,这些产品对美出口数量有限。

  2018年9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继续对我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已于2018年9月18日起正式征收。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清单中,与通信相关的8517类别主要涉及编号为8517.62和8517.69的部分,包括交换和路由设备、调制解调器以及中继收发设备等。

  关税不涉及SIP电话机和光模块,对通信影响较小。就其他通信设备类别来看,主设备方面,我国通信主设备出口到美国的数量较为有限,关税影响不大。电话机方面,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商亿联网络于2018年8月23日回应称,公司产品在美国海关的报关编码是8517.1200,此编码两次清单均未涉及。光模块方面,国内数据中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曾于2018年11月16日发布称,公司高速光模块产品未被列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清单中。2019年5月13日,公司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目前光模块产品暂未在加税商品清单中。

  目前,国内通信产业链上游大部分芯片仍然依赖海外进口,且大都从美国进口,在这种形势下国内需积极培育属于自己的上游产业链,国产替代战略地位大幅提升,在通信电子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美国对华为出口限制存在中期影响,一方面将加速上游核心器件环节国产化进程,另一方面应理性看待国产替代和产业全球分工之间的关系,国产替代需要我们自身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产业分工背景下国产替代仍需时间。

  虽然国内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日渐壮大,但国内在核心器件部分领域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尤其在芯片产业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中国芯片供给市场仍大量依靠国外进口,2015年芯片进口额超越了原油和大宗商品,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对于芯片进口的依赖严重影响我国ICT产业的发展转型和战略。

  从国家政策来看,我国一直以来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