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盟军坦克的恶梦—黑豹坦克最大的缺点竟是过于精密在1941年开始的苏德战争初期,做为急先锋的纳粹装甲和机械化的部队,非常好的发挥了作用。巴巴罗萨计划初期,德军3700辆坦克再次运用了闪击战,打得苏联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开战后的18天内,苏联损失了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28个主力师被全歼,70个主力师被重创失去战斗力,被俘的苏军就有30万人之众。稍后三个月内,苏联在德军的闪电战下遭遇可怕的损失。
稍后一个基辅战役,苏联强大的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所属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共四个集团军被歼灭,损失70多万部队(其中被俘65万,包括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3500辆车辆,西南方面军总司令M.P.基尔波诺斯上将在突围战斗中击炮击中阵亡,他的参谋长图皮科夫,政委布尔米什坚科也同时阵亡。苏联军队在基辅战役以后,作战部队数量少于德军,陷入绝对的劣势。
在这一系列战役中,由于德军利用装甲部队实行闪电作战,自身损失并不多。以基辅会战为例,歼灭苏联70多万人,德军自己损失只有10万人左右。德军装甲部队采用大规模穿插的两翼合围,切断苏联后方的补给线路和退路,导致很多苏军未战就崩溃。
半年内,苏联军队伤亡失踪约450万人,如果换作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是无法支撑,必须投降的了。虽然初期战争德军装甲部队似乎一帆风顺,但是仍然遭遇很多麻烦。在初期的战斗中,德军的坦克遭遇了两种可怕的苏军新式坦克,T-34和KV-1型。
T-34在火力上装备一门F34型76.2mm火炮,其在5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81毫米,1000米距离为60毫米。穿甲能力十分惊人,德军的3型和4型坦克的装甲都无法抵抗,至于轻型坦克的1型和2型的薄弱装甲就更不用说了。
在防御上,T-34采用性的倾斜式装甲,它的60毫米倾斜主装甲就相当于装备了100毫米的垂直装甲,具有优良的防弹能力。初期的德军坦克无力从正面将其击毁,只能攻击其相对薄弱的侧面和后部,或者直接使用装有较大口径反坦克炮的自行火炮,88毫米高射炮,甚至靠手持和集束手榴弹的反坦克步兵。
德军坦克使用德国传统的垂直装甲,防御能力和T-34不是一个级别。机动能力上,T-34也相当优秀,在不带副油箱的情况下可行驶462公里,越野能力40公里/小时。T-34的可靠性很强,结构简单,不容易损坏,即使有了机械故障也容易修理,而且特别容易制造,苏联具有年生产1万多辆T-34的能力。
实战中,德军士兵最头疼的,还是T-34优越的防御能力。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德军就发现其做为主力的3型坦克的37毫米,50毫米短管火炮(法兰西战役以后,在希特勒的命令下,3型坦克开始换装50毫米短管火炮),它对T-34正面装甲几乎构不成威胁,而最新型的德军4型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也无力击穿其正面装甲。
战斗中,德军的37毫米坦克炮打在T-34上除了发出当当的响声以外,根本无法击穿它,它被德军装甲兵怒斥为“敲门砖”。50毫米短管坦克炮也无力在正面击毁T-34,即使在侧面射击,炮弹也往往被T-34坦克的倾斜装甲弹开。该火炮也被德国装甲兵视为无用之物,它的外号叫做“木头桩”。
只有4型的75毫米短管火炮才能对T-34构成一些威胁,但主要支援步兵的4型坦克使用的是高爆炮弹,并非穿甲弹。它也只能500米距离上击穿40毫米装甲,这需要德军坦克手在很近距离开火,而且要尽量打击T-34的侧面和后部装甲。德军坦克手由于坦克的劣势,就必须要有大大高过苏联同行的技能和经验。
至于苏军的KV重型坦克,其火力和T-34一样,但是其装甲防护能力比T-34还要强大的多,德军根本拿它没有办法,头疼不已。
T-34也是划时代的作品,它是苏联战争艺术的最好体现。它结构简单,易于大量制造乐鱼官网,防御力和攻击力都很强,机动性更是无与伦比。它和它的改进型一直使用到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它仍然大量使用。
KV1重型坦克,虽然机动性差,火力也只和T-34相当,机械故障极为频繁,但是它的装甲约是T-34的一倍,对德军坦克造成严重的威胁。
E.N.索利亚良钦少将的第2坦克师在夏维利亚大街和正在猛冲的德国第4装甲集群属下第6装甲师正面撞击,苏军的80辆BT快速坦克在20辆KV-1坦克和T-34坦克的支援下发起进攻,德军主力为捷克35(t)轻型坦克和4型坦克。当时第6装甲师上司第41装甲军军长莱因哈特将军事后回忆道:这此迎击战中,我军的坦克中有三分之一是4型坦克,我们的坦克向步步开上街道的怪物KV坦克进行三个方向的包围射击,根本没有用,我们的坦克象骨牌一样被!
德军开始调用炮兵轰击,但是KV坦克仍步步紧逼,一门德军150毫米榴弹炮在100米距离击中一辆KV坦克,它马上停下了,但是正当德军庆祝胜利时,KV坦克再次启动,并且在目瞪口呆的德国炮兵面前压扁了榴弹炮,继续前进。德军 捷克35(t)轻型坦克的37毫米炮等同于儿戏,而德军一直信赖的4型坦克的24倍口径75毫米短管火炮也对KV坦克不起作用。之后的街道战斗中,苏联第2坦克师共摧毁40辆德军坦克,压毁、击毁德军37毫米和105毫米以上火炮共40门,还有一个情况令人惊讶:第2坦克师的一些KV坦克事实上没有炮弹,开出来就是专门压火炮的!
战争开始时,苏联大约有1800辆T-34中型坦克和600多辆KV重型坦克,这些坦克每一辆对于德军坦克手来说,都是相当大的威胁。但是,单单靠一些性能优秀的坦克是不能改变战争胜负的。
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对于坦克的使用,比起苏军有极大的优势。和英法军队一样,苏军坦克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苏军坦克单一作战也许很强,但是坦克必须集群使用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孤立的坦克是非常脆弱的。德军依靠战术上的优势,可以有效瓦解数量不足的T-34的技术优势。
苏联坦克的一些固有弱点和苏军落后的坦克战术制约了坦克威力的发挥。T-34没有都装备无线电,一些坦克之间必须通过喊话和旗语协同,而苏军坦克之间的配合作战一向有问题。进攻的时候,往往一辆坦克被击毁了,后面的坦克仍然不知道,他们接二连三的在同一点被德军轻易击毁。防御的时候,由于无法协同,T-34之间没有有效的掩护,德军坦克经常从后方和侧面迂回接近它。实战中,往往出现一辆技术落后的3型德军坦克从T-34的后方迂回,连续击毁数辆T-34的情况。
另外,虽然T-34相对德军坦克有绝对优势,但是德军有强大的战术空军,其中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可以轻松击毁大量T-34。著名的斯图卡恶魔鲁德尔上尉,一个人就击毁了519辆苏军坦克。
德军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威力反坦克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没有炮塔,在车体上装备大口径反坦克炮),这些都让战争初期的T-34无力抵御德军的全面进攻。但是,随着残酷战争的继续,苏军对于坦克的运动逐步成熟,T-34坦克逐步改进了自身的弱点并且以令人可怕的数量大量生产。
虽然古德里安不主张用坦克对付敌方坦克,但是越来越多的实战中,苏德双方坦克之间都发生激战。德军现役坦克根本不是T-34的对手,而德军坦克战术上的优势,也被有着残酷实战经验的苏军逐步拉平。苏军在战斗中迅速学会了战争,开始大量使用装甲部队。
基层的装甲将领对己方坦克的弱势地位极为不满,这些抱怨很快全部送到帝国元首希特勒处。希特勒对德军坦克面对T-34的无力早有耳闻,这个信奉闪电战并且重视装甲部队的者,自然无法忽视这些令人沮丧的报告。
元首怒斥德国坦克的设计师们,命令他们立即改进现有坦克,并且研制出一种新型坦克。这种坦克应该在30到35吨,是一种性能出色的中型坦克,要在各个方面超越T-34坦克。德军的坦克设计师们非常惶恐,他们首先将3型坦克无用的37毫米火炮全部改装为42倍口径50毫米KwK38火炮,后又增加到60倍口径50毫米长管火炮(即使是这样,它要在500米的距离上才可以击穿60毫米均质钢板,无法有效击穿T-34的正面装甲)。但是,设计师们向希特勒汇报,3型坦克受初期设计的限制,已经无法继续改进。希特勒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4型坦克的改造上。
德军对付T-34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自行反坦克火炮。这种自行火炮没有炮塔,也就能装备更大口径的反坦克炮,比如3型反坦克炮,装备威力强大的75毫米长管火炮。但是,由于没有炮塔,自行反坦克炮的反应较慢,只在防御和偷袭中有着比较大的威力。
他们还在4型坦克上改装了75毫米KwK 40 L/48长管火炮,这种火炮在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08毫米钢板,可有效击穿T-34的正面装甲,让4型坦克在火力上能够和其正面对抗。但是由于设计的缺陷,4型坦克的装甲仅仅为50毫米而且是垂直装甲,它的防御能力无法大幅度提高,后期也只能在炮塔和车身又都加挂了5-8毫米的附加装甲,和T-34相比仍然差了一个档次(T-34正面装甲60毫米,如果算上倾斜装甲的作用,大约相当于100毫米厚度垂直装甲,超过4型近一倍)。
至于机动性,使用柴油发动机的T-34最大公路行程高达400多公里,超过4型几乎一倍。而最大时速和4型基本一致,只是柴油机性能更稳定,而且不容易中弹后起火燃烧,提高坦克成员生存能力。
换句线型坦克虽然能够勉强和T-34对抗,但是对坦克成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双方坦克成员都是新手,4型坦克明显不是T-34的对手。至于2,3型坦克则根本不是T-34同一个级别的对手。与此同时,德国新式坦克的研发工作也在快速进行。
德国设计师在研究黑豹坦克之前,检讨了他们从1型到4型坦克的设计思路。这些设计师们觉得以前的坦克过于强调机动性,一定程度忽视了防御能力和攻击力。这些坦克虽然非常胜任德军在苏联的闪击战,它们可以长距离穿插几百公里,把大量苏军分割合围,在战争初期歼灭了数以百万计的苏军。
它们面对苏军老式坦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坦克的防御能力和攻击力都无法适应战争变化的需要。T-34坦克做为苏军的制式坦克,无论防御能力还是攻击力都比德军所有坦克高出一大截,它的机动能力也不比德国坦克逊色。
德国设计师对性能卓越且容易制造的T-34很欣赏,对其新式的倾斜装甲和装载的大口径坦克炮也深感钦佩。研发计划交给了德军坦克制造业的两大巨头,戴姆勒奔驰公司和MAN公司,制定开发计划编号为VK3002,也就是5型坦克的研发计划。两家公司赶在1942年4月元首希特勒的生日上拿出设计蓝图,元首希特勒较有兴趣的听了两个公司设计师的汇报。
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设计思路几乎是T-34坦克的德军翻版,设计简单,采用了众多T-34的简单技术,比如车身,炮塔,柴油发动机,驾驶系统,悬吊系统及履带等。这些都让这款坦克具有T-34的大部分优点,性能优越,结构简单。
但是元首对这个方案并不满意,他认为这个方案太过于创新,在获得T-34优点的同时,丢掉了很多德军坦克本来具有的优点。元首认为,必须在保有德国坦克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加上一些T-34设计的特点,所以他否定了戴姆勒奔驰公司的方案,军方高层对这个方案也不满意。
而大名鼎鼎的MAN公司的方案则符合元首和军方的需要,他以传统德国坦克技术做为基础,很大程度上源于现役的4型坦克的设计,是一个设计精密且高效能的作战机器,采用了很多新式技术,兼有了德国坦克和苏联坦克的优势。
该方案在1942年5月被德方采纳,并要求MAN公司加快研发进度。1942年9月,MAN公司拿出黑豹坦克的2辆样车,元首和军方高层看了以后非常满意,元首还特地将其命令为黑豹中型坦克(军方编号是5型坦克),要求立即投产。黑豹原本的名字叫做5型坦克,希特勒在生日上看到黑豹的表演以后,非常高兴,亲自给其取名为黑豹坦克。
不过,MAN公司的生产遇到了一些麻烦,直到12月份,黑豹正式型号的D型才能以一定规模生产,但是由于黑豹结构复杂,车载仪器精密,需要较高的加工生产技术,产量却一直上不去。
1943年,元首希特勒下令必须在5月12日之前生产出250辆黑豹坦克参加即将开始的库尔斯克会战,另外必须生产出750辆黑豹用于东线其他战场。由于MAN公司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军方的需要,没有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
希特勒听到报告以后震怒,把负责生产的几个德国将军痛骂了一顿以后,他下令戴姆勒奔驰公司,MNH公司,HS公司全部加入该坦克的生产。军方给这些公司的要求是月生产250辆黑豹坦克,而实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结构复杂),黑豹坦克在1943年每月仅能生产148辆(T-34在同年月生产1000辆)。到了1944年,黑豹坦克月生产量也不过只有200多辆,直到战争结束,黑豹坦克一共才生产了6000多辆。
黑豹坦克大部分技术仍然是传统的德国技术,有人说除去倾斜是装甲和大威力火炮排除在外,黑豹坦克几乎是四型坦克基础上的发展版。这种说法也是对的。黑豹的成本是11万7100马克,4型坦克10万3462马克,虎式25万0800马克。以黑豹的性能来说,它仅仅比4型坦克贵1万马克,还是相当合算的。
黑豹坦克的火力非常强大,在二战众多坦克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即使著名的虎式坦克的88毫米KwK36 L56火炮也只能和它持平。
黑豹装备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75毫米KwK42 L70长管火炮,携带79发炮弹。分别是爆炸装药穿甲弹和钢心弹头穿甲弹,其中爆炸装药穿甲弹的初速为925m/s,在900m的距离上命中角为90度时,穿甲厚度为133mm。钢心穿甲弹的初速为1120m/s,在900m距离上命中角为90度时,穿甲厚度为170mm。火炮瞄准镜为TZF12型双目瞄准镜,射击非常精确。
当时没有一款盟军和苏联坦克可以抵御黑豹坦克主炮的打击,苏军的重型坦克也不是它的对手。由于火炮威力大,加上德国传统优势的火控设备,这样黑豹坦克成为一个可怕的火炮射击平台。
在黑豹最早亮相的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上,苏联人发现黑豹坦克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毁T-34坦克(甚至有3000米上摧毁T-34的战例,这在当时来说是奇迹),加上德国高效的车载火控系统,一个优秀的黑豹坦克团队在1000米距离内命中率高达到80-90%,当时一般坦克命中率能够达到50%就很了不起啦。但是T-34坦克必须在500米内才可以击穿黑豹G型的正面装甲。
在实战中,黑豹击毁了数量众多的苏联坦克,T-34坦克在火力上根本不是黑豹的对手。黑豹坦克可以在1000米安全距离外,轻松击毁苏联坦克,苏联坦克在这个距离无法对黑豹造成威胁。
在库尔斯克战役最开始,一队黑豹坦克遭遇苏联装备8辆美国援助的M3轻型坦克。黑豹在2200米距离一次齐射就将其全部摧毁。当时德军回忆,75毫米穿甲弹威力巨大,被击中的苏联坦克都发生剧烈爆炸。一个黑豹坦克团,参战仅仅7天时间,就击毁苏军各种坦克268辆,自己在战斗中仅仅被击毁几十辆。
在东线,黑豹坦克出现让苏军深感恐惧。由于黑豹坦克的火炮威力大且射程远,苏联坦克无法在同样距离对黑豹造成威胁。在远距离上,一辆黑豹可以毫发无伤的击毁大量的T-34。它们创造出一种悲壮的战术,也就是群狼战术。一旦在1000米外遭遇黑豹坦克,多辆T-34立即加速向黑豹冲击。在被黑豹击毁数辆T-34以后,剩下的T-34就可以接近黑豹。在数百米的距离上,T-34的76毫米主炮和后面改进的85毫米火炮,还是可以对黑豹造成威胁的。
这种打法是不得以的办法,要知道,黑豹的射击很精确,也就是说,T-34在加速逼近过程中,肯定会有数辆被击毁。至于近距离逼近黑豹以后,黑豹仍然有防御能力的优势,如果数辆黑豹有效协同作战,T-34仍然会损失惨重。T-34这样做,也是不得以的办法。
1944年4月3日中午,3辆德军黑豹坦克在波兰走廊的华沙市郊外和7辆苏联的T-34交手,仅仅不到15分钟,便将敌人全部击毁,而自己只损失1辆坦克,而且那辆坦克的人员还都活着。
1944年7月28/29日,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下属党卫军第5装甲团2营摧毁苏军107辆坦克,包括T-34、谢尔曼和瓦伦丁坦克,自己仅损失5辆“黑豹”坦克。
美国M4A2谢尔曼坦克连长回忆到:黑豹坦克很厉害,他在1000米外就可以击穿M4A2谢尔曼坦克的正装甲,这是4型坦克无论怎样都做不到的,我们的坦克在1200米的距离时连续对他的侧装甲开火19次,但是都被反弹了。
除了主炮以外,黑豹也装上了两支MG34机枪,分别安装于炮塔上及车身斜面上,有助于扫除步兵及防空用途。黑豹的主炮威力巨大,据说在西线曾经一炮击穿两辆并排停放的M4谢尔曼坦克。
黑豹坦克是德国第一种使用倾斜装甲的坦克,这让它的防御能力大大增强。其斜甲则采用了优质钢板,经过焊接及锁扣后变得更为坚固。此外,最初生产的豹式坦克只有一块60毫米的斜甲,但不久就加厚至80毫米,35度的斜角使防护效果相当于150毫米装甲;侧面是60度斜角的50毫米装甲,防护效果相当于58毫米;炮塔正面的弹盾厚110毫米,侧面65度斜角的装甲厚45毫米。倾斜装甲使豹式坦克的防护能力甚至优于虎式坦克,实战证明很难被击毁。而豹式D型以后的型号更把炮塔装甲加强至120毫米的上限,以保护炮塔的前端。它的正面装甲相当强大,远远超过T-34,侧面和后部装甲则和T-34差不多。
库尔斯克会战中吃了黑豹大亏的苏联人,战役后研究被缴获了黑豹。苏联人用自己所有的十多种反坦克武器进行实弹射击测试,结果他们发现,现有所有武器中,只有85毫米高射炮和122毫米大口径加农炮才能射穿黑豹的装甲。
测试中,苏联人用T-34/76的76毫米火炮在500米距离对豹式坦克的前装甲进行直射,然而结果让他们瞠目解释,测试中76毫米火炮共向豹射出了30发炮弹,其中居然有29发成为跳弹,直至第30发才成功击毁这辆豹式坦克。
而苏联人研究战场上被摧毁的30辆黑豹坦克,发现没有一辆坦克被击穿了正面装甲。苏联人由此赶忙将T-34改进,加装了85毫米坦克炮,但是仍然只能在500米距离内击穿黑豹的正面装甲。而黑豹则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轻松击穿T-34。
苏联人如此,西线盟国也好不到哪儿去。诺曼底战役中,美国人和英国人也吃尽了黑豹的苦头。其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M4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
美国M10歼击连长回忆到:这是我们刚登陆以来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了,他的坦克甲实在太厚,我们在1500米外打他的后装甲都没办法,只好用英国人的17磅76.2毫米坦克炮来打他,不料这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1944年7月1日中午,一辆德军黑豹坦克在诺曼底西部的海滩上和至少30辆M4A3中型坦克在350米的距离相互开火,只用了30分钟,黑豹坦克就把17辆美军坦克打成了废铁,而黑豹却在暴露了后装甲的情况下在美国人的炮口下逃跑了(逃跑前它的正装甲顶住了至少26发76毫米炮弹,侧装甲至少顶住了17发76毫米炮弹),逃跑时,后装甲又挨上了11发76毫米的高速破甲弹,可见其防御力之强。
1944年7月27日诺曼底战役中,隶属党卫军帝国装甲师的中士巴克曼和他的豹式坦克正在追赶大部队,途中发现美军15辆M4谢尔曼坦克和一队卡车沿公路逼近。巴克曼将坦克停在十字路口,单枪匹马拦住美军去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毁9辆谢尔曼坦克和数辆卡车。美军不得不呼唤攻击机前来救驾,这才用航空炸弹击伤了巴克曼的豹式坦克。最后巴克曼从容不迫全身而退,事后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
战役中,美国缴获了一辆黑豹坦克,急忙送回后方的研究基地。在靶场中,美国陆军装备的所有火炮都对其进行试射,结果,美军主力坦克M4谢尔曼的M3型75毫米L/40短管坦克炮根本无法击穿黑豹正面装甲。即使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射击,炮弹也往往被弹飞。M4现有火炮几乎对黑豹没有威胁。威力一向被美国人自豪的M10歼击坦克装备的76毫米L/50加农炮,必须逼近黑豹200米处才可以击穿它。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威力最强的M36歼击坦克装备的90毫米L/50加农炮,它根据理论数据,可以在500米内击穿黑豹。但是实际测试中,必须毕竟到300米左右,而且跳弹率高达百分之五十。测试的结果美国惊失色,他们很快将M4谢尔曼改进型换装一门75毫米53倍长身管火炮,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从60毫米增强到89毫米,但是效果不太明显,仍然无法对付有备而来的黑豹,打打伏击倒还勉强。英国方面也加快了萤火虫坦克的生产,让它的坦克中至少有一种可以对付黑豹。
不过好在当时美国人已经控制了西线的天空,大量的战术轰炸机让德国坦克部队几乎无法有效作战,大大限制了黑豹威力的发挥。
传承前辈的影响,黑豹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它虽然重达46吨,但是700马力的HL 230P30发动机,使豹式坦克的推重比达到每吨15.6马力,接近谢尔曼坦克M4的水平(M4谢尔曼比黑豹轻13吨)。这让它的最大公路速度达到46公里,最大公路行驶距离有250公里。
黑豹采用先进的悬吊系统由前方的驱动扣链齿轮,后方的导轮和八个涂上橡胶的钢轮所组成(负重轮分两排,交错排列,传统德国坦克设计,有着优秀的越野能力)。因此,豹式的造价十分昂贵且生产相当费时,但这让它具有其他坦克无法企及的优秀越野性能,能通过各种复杂的地形。
德军坦克手在长距离行军过程中也不容易疲惫,不像他们的苏联同行那样(二战坦克比较落后,高温,烟尘污染重,噪声极大而且行驶非常颠簸,一般身体强壮的男青年在坦克里面带上半个小时就疲惫不堪)。
初期黑豹的发动机技术不成熟,经常停机甚至起火,主要是引擎的问题。中后期通过改造以后,这种问题基本杜绝。
黑豹符合传统德国闪电战的需要,相比忽视机动性的虎式1型和2型坦克,它的总体性能要强一些。虎1式坦克也生产了1000多辆,它强调火力和防御能力的同时,忽视了机动性。虎式机动性很差,而且机械故障太多,无法执行传统的德国闪电战。它更多时候作为一种坦克歼击车使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德国坦克。在机动性,火力,防御能力三者性能的综合上,虎式明显逊于黑豹坦克。
实战中,黑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黑豹初期亮相是在库尔斯克会战,当时希特勒对新式武器,如黑豹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和斐迪南自动火炮有很大期望。
由于黑豹生产难度较大,最终只有200辆黑豹组成一个坦克团(第51和第52装甲营),参与了战役。实战中,黑豹初期表现并不好,激战15天以后,只有41辆黑豹可以使用。剩下的58辆黑豹全损,16辆回国大修,85辆需要维修。
但是真正被俄军摧毁的不多,大部分是因为自身故障或者触雷损失掉得(机械故障高达44辆)。俄军战役中调查德军全损遗弃的31辆黑豹,发现其中有22辆是被俄军击中摧毁的。由于发动机容易着火,22辆中的10辆被完全烧毁。
同时,虽然黑豹正面装甲防御非常优秀(没有一发俄军炮弹击穿正面装甲),但是侧面和背部装甲仍然相对较弱。俄军得出的结论是:俄军现役所有火炮都无法贯穿豹式车身正面装甲,但是侧面和背面的装甲却比较容易贯穿,即使对俄军的反坦克枪,在100米的距离也能射穿车身侧面下部装甲,火炮都能在不同距离下击穿豹式侧面击背面。
中后期,黑豹加强了侧后的装甲防御能力,让你的缺点大大减小。但是,毕竟瑕不掩瑜。黑豹坦克仍然具有强大的威力, 1943年7月17日,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一级上将提交陆军总参谋长蔡兹勒一级上将的亲笔报告中写到:黑豹主炮性能优异,炮射瞄准镜精度非常高,装甲贯穿威力大,在1500m到2000m的远距离上已经击毁了超过140辆T-34(开战一周内),已经确认,1辆豹在3000m距离上摧毁了1辆T-34。
之后黑豹逐步投入东线各个战场,成为苏联坦克的恶梦。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一部分黑豹又调往法国参战。只是盟军在法国享有绝对的制空权,德国装甲部队作战非常困难,损失也惨重。诺曼底战役中,德军所使用的“黑豹”损失了400辆。
从诺曼底作战以来,盟军无论在东线还是西线,都开始遭遇大量的黑豹坦克,这让他们头疼不已。东线的苏联坦克兵遭遇到黑豹,必须使用狼群战术进行冲锋,几辆坦克换一辆黑豹。但是如果一旦德国人是处于防御作战,有充足的准备,狼群战术很容易失败。黑豹在东线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好在苏联军力和坦克数量都数倍于防御的德军,才抑制了黑豹作用的发挥。在战斗中,黑豹往往可以摧毁数倍数量的敌军坦克,但是仍然无法挽回败局。
至于如果美国人和英国人遇到黑豹,那么美国M4和英国克伦威尔这类坦克对其构不成威胁,只能使用美军的重型坦克歼击车和英国萤火虫坦克之内,才能勉强对付。
1943年6月17日,西西里岛战役中, 英国M4A2坦克团长写到:虽然我们取得了西西里的胜利,可是我们的坦克损失惨重,而德国人的损失很小,而且他们逃回了意大利本土,他们的1辆黑豹坦克把我们的4辆M4A2都击毁了,这简直是太可怕了。
但是美国的坦克歼击车装甲很薄(有些甚至没有顶部装甲),英国的萤火虫数量又很少,很多时候,西线黑豹都处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战后美国人统计,每消灭一辆黑豹,美国人要损失4辆M4谢尔曼,苏联人则要损失5辆T-34(美国人有些抬高自己).黑豹的作战能力可见一斑。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德国的敌人们在战斗中深深佩服黑豹的优秀性能,他们甚至开始使用缴获的黑豹来作战。
从1943年起,苏联就缴获了一些黑豹坦克,这些坦克被装备到苏军的近卫部队中,比如索丁科夫中尉指挥的近卫连。到1945年春天,这支部队一直在使用缴获的黑豹坦克,布拉格战斗的时候,他们就装备了3辆黑豹A型坦克。苏军给予黑豹坦克很高的评价,并认为黑豹坦克是一种有价值的战利品。缴获的黑豹坦克往往作为奖励交给那些优秀的坦克手。甚至在1944年,苏军开始向坦克手们分发黑豹坦克的使用手册。
英军也装备过少量缴获的黑豹坦克(1944/45年,西北欧,近卫第6“寒流”坦克旅4营),加拿大、法国和美国部队也使用过。1944年华沙起义中的波兰本土军也装备过3辆。敌人的这些举动,从侧面体现了黑豹的成功。
黑豹的缺点也就是德国武器最常见的缺点。不错,黑豹也许是一个优秀精密的作战武器,任何一个人使用这种武器能够超越拥有其他武器的对手。但是,它太精密了,精密的过头了。
黑豹的很多部件价格昂贵且制造工艺复杂,这样的结果是黑豹的火炮射击极为准确,坦克越野性能非常优秀,防御能力无与伦比。但是,代价也是明显的。过于精密的结果就是:黑豹无法像T-34和M4谢尔曼一样大量的制造。
从1943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结构复杂的黑豹坦克一共只生产了大约6340辆。黑豹的生产工时高达1万5000个小时,而T-34的生产工时仅仅7000个工时。生产黑豹需要一些精密的加工工具,对生产它的工厂和工人都有相当的要求。而T-34没有什么复杂的技术,山区的简易工厂一样可以生产。
而同一时期的T-34产量高达5万3000辆,是黑豹总量的8倍。而美国的M4谢尔曼也生产了4万9000辆,大约是黑豹总量的7倍。不错,黑豹确实非常厉害,但是,一辆黑豹能够对付7,8倍于己的对手吗?答案是不能,即使是虎王重型坦克也不能。
黑豹和所有德国钟表和仪器一样,精密,高效,甚至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但是,德国人眼中粗制滥造的T-34(由于赶工时,T-34铸造的装甲里面很多气泡和空洞。坦克出厂以后外壳很快生锈,装甲表面甚至有裂纹),就是以绝对数量的优势一路打到柏林。
至于被称为“朗森打火机”的M4谢尔曼坦克(这个打火机在当年的美国很有名,它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讽刺M4防御能力薄弱,容易着火),一样摧枯拉朽的击败西线德军。除了阿登反击战,美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失败。
苏美坦克的共同点就是设计时候就考虑到以庞大数量生产的问题,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流水线生产线原理,每一个设计都和此有关,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T-34更是做到了绝,为了大量生产,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通通减掉,一些零件的质量也不能保证。很多T-34从远处看就是一堆生锈的金属垃圾,开起来履带咣当咣当乱响,发动机乱喷大量的有毒黑烟,一些部位的铸造装甲由于粗制滥造,充满砂眼和气泡,甚至能被大口径机枪射穿。
英美军队的M4谢尔曼坦克装备新式火炮以后,才能勉强和其对抗。但是英美空军掌握了西线绝对的制空权,无数黑豹和虎式坦克被空中的坦克杀手击毁,无法有效作战。英国皇家空军的台风攻击机一天就可以击毁200辆德军坦克,更强大的美军飞机就别说了。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那辆虎式坦克就是被P-51野马式击毁,二战中德国许多著名的坦克王牌,都死于英美飞机之手,包括著名的钢铁骑士魏特曼上尉(战争中他的坐车击毁敌军121辆坦克装甲车)。
黑豹系统的精密,也导致机械故障较多,小毛病频发。很多黑豹每1000到2000公里就要回国大修一次.虽然有这些问题,但是黑豹在机动性,火力,防御这三项能力上,都非常平均。其主要性能都超越T-34,足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坦克之母。实际上,二战中的黑豹影响了之后的坦克发展,如果不是德国那么快失败的话,黑豹及其改进型的使用期至少会到50年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14-2025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赣ICP备14010543号-2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